老年人防范诈骗指南之骗子常打的三张牌
01
情感牌
部分老人因退休后生活圈变小,子女又忙于工作沟通较少,内心会渴望得到关怀和陪伴。犯罪分子则抓住老年人这一情感弱点,和老年人拉家常、套近乎,甚至像子女、亲人一样嘘寒问暖、关怀备至,“您哪不舒服,我陪您去医院”“家里有东西坏了,我帮您修”,骗子这些话术会给老年人老有所依的错觉,进而放松警惕轻信他们推销的各种产品。
骗子其实利用了心理学上的“首因效应”,创建“热心体贴”“善解人意”的基本人设,老人们一旦对骗子建立了好的第一印象,就会不自觉地将这种初期印象持续带入后续的交易过程。有的老年人甚至在被骗后因为已经与犯罪分子建立了情感链接,依然相信他们编造的各种延迟拍卖、延迟付息、项目停滞的理由,不仅不好意思向犯罪分子主张权利,还反过来安慰犯罪分子。
02
专业牌
部分老年人有一定的知识背景、甚至阅历丰富,不仅有主见还往往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,普通的伎俩并不能骗取他们的信任。此时犯罪分子通过团队作战、骗术环环相扣,从业务员到部门经理,再到公司总监,轮番介绍投资项目的美好前景。他们经过培训,对老年人提出的问题都能对答如流,甚至还会带老年人参观预先租赁好的厂房、工地,宣传所谓公司实力,获得老年人的初步信任后进一步推销量身定制的公司产品。此时虚假项目经过连环包装穿上了专业外壳,即使有一定知识背景和阅历的老年人也很难识别出来,普通老年人更是轻松入局。
在这里骗子利用了心理学上的“多看效应”,就是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,越信得过。骗子通过向老年人的反复推销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,进而获得老年人的好感,让人觉得骗子很专业很值得信任,自己对产品已经了如指掌,对未来能获得收益是稳操胜券,进而放松警惕落入骗局。
03
赔本牌
骗子抓住部分老年人勤俭节约、跟风的心理,组织各种免费讲座、参观、促销活动等,让您免费试吃试用,甚至包住包游。犯罪分子通过这种集中发放福利的方式,利用了心理学上的“从众效应”,通过小恩小惠实现人员聚集,营造生意火爆、盈利丰厚、“不投资不购买就是吃亏”的氛围,一些老人不自觉地就赞成了他人观点,模仿他人行为跟风购买。
其实为了取得预期效果,犯罪分子已经在这些集体活动中安插人手,假意烘托气氛和引导投资消费,他们看似赔本,实则以小利换得老年朋友围观造势,引人入局,最终再推销虚假理财产品,或者所谓药品保健品,骗取钱财。